-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大学生高考前后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的对比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一些地区的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的日常课业负担依然很重,这种现象在临近高考期尤为凸显,大部分学生沉溺于书海不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一些地区的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的日常课业负担依然很重,这种现象在临近高考期尤为凸显,大部分学生沉溺于书海不能自拔,丧失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很多基层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体育师资短缺,体育课被其他课程占用现象普遍,学生缺少基本的锻炼场所和锻炼条件,体育意识淡漠。长此以往,学生体质健康就会逐渐下降。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的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对比研究,掌握学生在高考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锻炼时间、锻炼动机、锻炼内容的选择等数据,了解目前基层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大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和兴趣爱好等,为全方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18级学生。本校生源来自北京市和外省市近100所普通中学和职业高中,对其中来自80余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1)问卷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发放、回收问卷,对我校2018级学生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时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3份,有效问卷857份,有效率98%。
(2)访谈法。对被调查学生原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调研,结果与学生答卷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2.2 分析法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对比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857份有效问卷的分类统计,在4个层面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3.1 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对比
问卷结果显示,中学和大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是不同的,大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高中阶段。从表1来看,在被调查的857名学生中,中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比率为56%,而升入大学以后参与锻炼的学生人数比例则提高到84%,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
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升学压力较大,无暇进行锻炼,常规体育锻炼得不到保障。而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考束缚,学习氛围相对宽松,学生有了充裕的锻炼时间,参加锻炼的人数也大幅度提升。
3.2 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和时间的对比
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参加锻炼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表2显示,每周锻炼2~3次、每次持续30min的学生人数比例高三阶段最高,大学阶段最低;而周锻炼4~5次、每次持续60min的学生人数比例高三阶段最低,大学阶段最高。
这说明在大学阶段无论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还是锻炼的持续时间都比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阶段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学阶段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习观念更新,以及大学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增多了,每周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也得到了根本保障。
3.3 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对比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从表3看出,在高中阶段,51.5%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疲劳和学习压力,其他依此是强身健体、个人爱好、掌握技能。此阶段体育锻炼成为学生减缓大脑疲劳、减轻学习压力最为简捷的方式。在大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和“个人爱好”。说明升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减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有时间和精力规划自己的业余生活,因而将保持健康的身体、掌握体育技能、满足个人爱好作为自己的锻炼方向。
表面上看来,二者相比,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存有差异,但深层次上却反映了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体育意识和需求的差别,这为我们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信息。
3.4 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内容的对比
对比显示,学生在高中和大学阶段选择的体育锻炼内容也有所区别。通过表4发现,高中阶段,学生选择跑步作为主要锻炼内容的比例最高达到43%,其他依次是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为什么跑步成为学生的首选呢?分析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高中期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作息安排很紧,锻炼时间较短,很多学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其它运动,因此,最简捷的锻炼方式就是跑步,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佳的锻炼效果;第二,学校缺乏足够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致使一些运动项目较难开展,尤其是农村中学,缺少完备的运动场所和运动空间;第三,体育教学不够系统和规范,学生对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掌握不够;第四,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缺乏重视,未从小培养锻炼习惯。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qikandaodu/2020/0724/456.html
上一篇:关于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研究
下一篇:延庆区总工会暖心助力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