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高考作文命题的时代性特征 ——以2018年高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章一直被赋予重要的意义,正所谓“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章的写作成为古代社会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章一直被赋予重要的意义,正所谓“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章的写作成为古代社会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并由此形成了有数千年影响的科举考试制度。社会发展至今,虽然科举制度早已被废除,但国人的“文章情结”并未消逝,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对文章的关注也从未褪怠,历史上以文章写作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最终演变成适切于现代社会的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作文已然走过40余年。通过回顾、分析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新近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从中透析出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整体性的德育标准,进而对我国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有更为宏观、精准的把握,同时也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规律加以洞悉和探索。
一、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思维,聚焦于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在经济全球化现象加剧的当下,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于此,将占据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试题放置于世界范围内来考察和比较是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的重要论题,其无疑会对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乃至中学作文教学产生良好的效应。
暂且抛开各国之间相异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背景,就命题本身而言,其试题中的文体指向、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不同显而易见。他国的作文命题通常不用并不具有确切指向的陈述句,也非我们所习惯的某种不能“逆向证伪”、只能“正向证实”的单一向度的确凿命题[1]。并且与之恰恰相反,其在句子表达上多表现为一种深含待解问题、具有多元价值指向的疑问句。正如表格中所列举的那样,“Does every achievement bring with new challenge?(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等等。这类试题,其所提供的是思维开放并且视野开阔的问题域,而并非是对问题本身的具有高度精确性的答案指向或者思维导向的结论。
美国SAT考试的内容与中国类似,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等,然而其不会将硬性的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而是从作文题中检测出考生核心的价值观和论证、说理的过程,这样的命题也不允许考生将自己的思维仅仅停留于对客观事物的浅层次的印象或者标准化、同质化的认知上,我们很多中学生乃至是中学语文教师口中常言的预制好的“作文模板”,即便是再万能也是无法粗暴简单地套用其中的。与美国类似的是,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也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哲理性甚至具有更浓厚的文化内涵。其要求考生在除了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哲学知识与实证方法,立足于文化的高度与人类世界的广度上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者文献中抽象的概念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发表独特的看法。
而反观我国的高考作文试题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高考走过的这几十年里,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外在形式和内在蕴意上都有进阶性的提升。以往,我国的高考作文以单一、狭隘并且具有过于明确指向的形式为主要特点,采取“全命题”的方式,对考生的思维形成极大的束缚,其个性化表达的诉求无法得到实现。而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工程的推进,“全命题”抑或是“半命题”作文逐渐淡出考卷,转向开放式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尤其是以2014年高考作文为节点,我国已然全面告别作文的强制性“命题”,步入了思维空间相对开阔的“后命题时代”。从表格中列举的2018年高考语文三套作文试题可以看出,不管是“对被需要心理的认识”还是“语言的重要性”又或是“器的功能、作用”,这些作文命题都是朝着探索性、开放化的视角去努力,引导考
生从所给材料的表面着眼,展开个性化、发散性的思考。虽然今年高考的八套试卷的作文题在整体上仍然延续了以情境任务为习作载体的惯有的命题形式,但是在实际上有了质的飞跃。在这样的命题之下,写人写景叙事这类性质单一的传统文体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即便是材料作文,也不仅仅是事件的重述、情景的描摹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细节的描写。考试的旨趣转向让考生对客观性的人和事作出主观性的评判与分析,发表自己的创见,就表面现象阐发出深层次的意蕴,我们也可以将这类文体称之为“思想评论体”。于此,这种由具体现象、人事或哲理问题展开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之以严密的论证和说理的“思想评论体”文章,能够承载考生的独立、自主的思维,考查其自主判断、缜密推论和演绎的能力,打破了长期固守确定性规则、遵循常规化方法论的高考作文写作模式。其真正培养的是考生独立思考、论说和演绎的学术素养,淬炼的是考生活泼的思维和自由表达的能力。而这种对“非标准化”思维表达和自由创生式思考空间的追求与美、法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中对提高学生“学术素养”的关注是相契合的,从中体现出的是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国际化的命题趋势也正是因应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qikandaodu/2020/1007/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