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曾只得39分!被指“不说人

来源:高考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不说人话!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废话! 这样完全对立的两种评价,却是针对同一篇文章。 近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

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不说人话!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废话!

这样完全对立的两种评价,却是针对同一篇文章。

近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舆论热议。

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发布文章称,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充满争议的满分作文:

附:浙江卷2020作文题

阅卷组组长点评:

浙江大学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 陈建新: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这一次,大伙儿又吵翻了!

有人认为:

内容深刻,

作者文学素养很高!

高考作文本来就是给阅卷老师看的,

不是给网友看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庆祥:

阅卷老师经过复审和复评以后给了满分,这种举动值得肯定,这并不是说鼓励大家都去写这样的作文,而是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个性,写出有个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这种作文。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资深传媒人朱学东:

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也有人质疑,

文章的生僻词到底有必要用吗?

作家马伯庸:

这篇文章很难用“满分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地评价。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祓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

但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不妨以此为契机,

重新思考:

高考作文究竟考的是什么?

是学生的遣词造句技巧

还是思辨能力?

无论是否认为这篇文章值得满分,都不会否认,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写作方向和方式,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也在点评的最后表示“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问题是,只要这篇作文以“满分”的方式呈现了,就必定会造成模仿。高考作文书、培训机构的作文辅导都是以过去的满分、高分作文作为经验来分析和传授的,这是不以阅卷组和发布刊物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况且,以这篇作文目前的讨论度,还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模仿。模仿成什么样是另一回事,但这个方向显然是跑偏了。

无论是将学校内的写作训练当作公共表达的“前奏”练习,或是将二者完全割裂,都应当明白,公共表达需要“说人话”。公共表达是为了输出观点,为了交流和探讨,能够让人理解是顺畅沟通的前提,“说人话”是最高效也是最基本的方式。这当然不等于说文风和词句的美感不重要,只是刻意的晦涩没有必要,也并不显得更高级。这或许可以让一篇文章在高考中得高分,但却不能让它得到赞许,甚至都难以传播。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0/0804/553.html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晦涩引热议 作家马
下一篇:高考结束儿子要买手机,父母表示“手头紧”,

高考投稿 | 高考编辑部| 高考版面费 | 高考论文发表 | 高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