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高考成绩不错,却被父母搞砸?报志愿究竟该听自己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父母都会参与进来,提供很多建议,甚至有不少强势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听他们的。而不幸的是,父母提供的建议往往与考生自己的兴趣和初衷相悖。 一、报志
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父母都会参与进来,提供很多建议,甚至有不少强势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听他们的。而不幸的是,父母提供的建议往往与考生自己的兴趣和初衷相悖。
一、报志愿听从父母的建议,却酿成悲剧?
近日,就有一位考生在网上感叹,自己高考考得很不错,却被父母建议的志愿搞砸了。
据学生自己介绍,其高考分数比一本线高了40多分,按照自己的意愿,本来已经选好了心仪的大学和专业。然而,父母却觉得有些冒险,担心他会掉档,威逼利诱着他报另一所大学。无奈之下,这名考生还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毕竟做了20年的乖孩子,也习惯了。
分数线和录取结果公布后,这名考生却炸锅了,因为后来改报的这所大学,录取线仅比一本线高了13分,而自己原本心仪的那所大学也只高出一本线26分。若坚持自己最初的志愿选择,完全可以被录取,结果却白白浪费了将近3万的名次。
很多考生都纷纷在下面留言,抱怨父母干涉自己的志愿填报,尽管最后的结果不尽相同,但抱怨的情绪是相似的。如果父母和自己的选择一致,那就没什么需要抱怨的了,正因为学校或专业的选择不一致,不论录取结果是否顺利,都非学生本人的意愿,因此心中一直怀着抵触情绪。
二、不能以偏概全,父母正确的建议往往更多
然而,报志愿如此重大的事,父母参与是常态,总不可能毫无建议。如果父母袖手旁观,岂不是太不关心自己,还是亲生的吗?
况且,父母的建议并非都是错的,很多时候还是帮助孩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一方面,还有很多例子与这位考生提到的相反,有时是学生自己过于小心、害怕掉档,但父母却鼓励自己大胆冲刺,最后成功了;另外,有些时候喜欢上一门专业,认识到它的优势,是需要时间的。刚开始或许不喜欢,但后来会慢慢认识到父母帮自己做的选择是正确的。
比如,有一位考生就留言表示自己当初执意要选择工商管理,觉得学商科就是在学怎么赚钱,将来的发展和待遇一定不错。现在想起来方觉自己当初是多么幼稚,后悔没有听父母的建议。
如果学一门实实在在的专业和技能,进入相关领域的工作单位,很快就能上手,熟练以后待遇也会迅速提升。而学了管理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还怎么去管理别人?毕业后换了几家单位,总感到不如意,到哪里都是从新人开始,对其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不熟悉,只是做点打杂的、人人都能干的活。
三、双方都有局限性,应达成一致、相互谅解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的认识有些过时了,但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和就业行情又有多少了解呢?其实双方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父母靠自己的经历来提供建议,仅限于自己的经验而已;而孩子往往只凭自己的猜想和热情来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但相比之下,父母的建议似乎更靠谱一些,起码还是有依据的,尽管依据的也有局限,但至少有实际的职场经历以及多年的观察。而学生的经验往往只是来自他人的讲述、听到的故事等等,没有切身的体会。
总之,在填报志愿之前,父母和孩子首先应当充分沟通,达成一致,互相理解也互相妥协。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坚持,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但要告诉他们作为成年人,要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
而作为子女,要清楚父母不会害自己,初衷一定是为自己好,只是想法或许有些局限或过时,但也不失为一种方向和选择。从父母角度来说,也只能根据自己的阅历来提供建议,毕竟人生之路千千万,普通人往往很难体会别人是怎样活的。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0/081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