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恢复高考后的第1年,考题到底长什么样?看看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977年,是很多老一辈人梦萦魂牵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到了恢复。无数学子因此获得了重新选择人生,为国效力的机会。 作为80后,虽然这届高考和我们看起来毫无
1977年,是很多老一辈人梦萦魂牵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到了恢复。无数学子因此获得了重新选择人生,为国效力的机会。
作为80后,虽然这届高考和我们看起来毫无关系。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人都深受这一辈人的影响。
因为在我们的初中、高中时期,很多有名望的老师就是从这一届高考中走出来的。
与今天不同,这一届高考是在冬季举行的。由于各省份教育水平差别较大,所以采取了各省独立命题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那一年的高考,难度究竟有多大?那份考卷,又到底长什么样呢?
部分省份的高考试卷
这是河南省的语文考试试卷。
可能如今的孩子很难理解这份试卷的“画风”。
但是在那个年代,经济水平的落后几乎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中,当然也包括印刷业。
从试卷到评分标准,都是手写油印的。
印刷方式虽然看起来很“原始”,但是这一手刚劲漂亮的楷体字,以及简明大方的纯人工排版,即便是在今天,也着实令人赞叹。
这是当年山东省的语文高考试卷。
明人不说暗话,“明火执仗”那个词语解释,我是真不会做。
以如今的标准来看,当时的数学卷难度并不高。
这是山西省的语文试题。
难度同样不大,但依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从美观的角度来说,上海的高考试卷应该算得上一流,也与如今的考卷看起来更加接近。
除了最后一道翻译题,英语考试的难度也不算大。
单从考题难度上来说,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太困难,因为很多考题在今天其实都是初中教材里的内容。如果重回当年去考这份试卷,不少人都会对考上清华抱有极大的自信。
但是对于当时的学子来说,困难的并不是试题,而是除了那张考卷之外的几乎任何事情。
据当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书法专业教授倪文东回忆,当年的复习考试的日子,是在下乡中度过的。
下乡的日子里,白天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对体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透支。
而且,考生的学习资料基本都是东拼西凑,甚至不够齐全。更不存在那种“必考题,15分,爱背不背”的“套路”。
绝大多数人都只有晚上才可以复习。但是在那个年代,不要说夜间学习的照明了,有时就连用电都是个问题。
于是,煤油灯一时间变得很“抢手”。
也正是这一盏盏昏暗的煤油灯,照耀着他们并不明朗的高考。
没有如今高考的仪式感,甚至极少有家长在考场外守候。1977年的考生在无数个日夜的寒窗苦读后,终于走进了考场。
艰苦的环境固然励志,但是现实的残酷,注定了奇迹不会太多。
据当时的阅卷老师杨盛祥介绍,那场考试,有的考场到场人数甚至连3分之2都不到。570万考生里,最终也只有27.3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4.7%。
虽然我从小也很讨厌父母拿前人的艰苦历程来作榜样,但是每一个过来人都很清楚,当年对这些前人的足迹有多不在意,如今就会有多么愧疚。
回过头再看这些考卷,敬仰中可能多少会带有一丝戏谑。但是就像每代人的历史使命不同一样,我们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拥有了更优越的生活条件,那就理应去争取的更多、更大的突破。
上一代人的使命可谓圆满完成,那么如今的年轻人们,我们又都为明天做好了准备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0/0929/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