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天才”女孩10岁高考,以325分进入大学,现在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小不点 大家习惯把那些从小就很有天赋的人称为天才,而且任何时代都会有天才的诞生,很多父母也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天才,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
文|小不点
大家习惯把那些从小就很有天赋的人称为天才,而且任何时代都会有天才的诞生,很多父母也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天才,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起天才,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张炘炀”,他曾经10岁以510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13岁硕士毕业,16岁读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就是一个传奇,很多父母听了张炘炀的事迹也会羡慕不已,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位“天才”。
天才女孩儿10岁考入大学,父母自豪不已,如今却感到后悔
这位女孩儿名叫张易文,也是父母精心培养的神童,她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幼儿园,开始在家里和爸爸一起学习,父亲成为了她的老师,在9岁的时候,张易文已经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所有的课本,而且在爸爸的支持下,她参加了高考。
9岁那年,张易文高考失利,取得了172分的成绩,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她,于是在10岁那年,张易文再次参加高考,以325分的成绩顺利被一所大专学校录取,成为了全校最小的一名大学生。
张易文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父母精心培养的结果,而且她的父母也成为了名人,每次提起女儿,父母都会非常自豪,但是女儿上大学之后的经历却让他感到后悔。
按照正常上学年纪,10岁的孩子应该还在读小学4年纪,张易文还是一个孩子心态,让她进入到成熟的大学集体中,她开始感到不适应,而且自己的孩子气也会让她很不顺心,再加上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所以大学里她很快就跟不上了。
张易文没有延续自己的天才事迹,而是很快成为了一名非常普通的,甚至是已经被人们忘记的大学生,因为自己读的大学也不出名,以后毕业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在教育资源排名当中,大专院校是远差于985、211、一本、二本等学校的,女儿从小就展露出的学习天赋,就这样被父母抹杀了,很是让人感到惋惜。
张易文的结局是意料之中
张易文最后被淹没在众多同学之中,其实本来就是意料之中,她本身并没有错,只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1、揠苗助长式教育
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够多给孩子传输一些知识,以前是填鸭式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是否能够消化,先强行给孩子灌输知识,就算有点印象也行,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学的知识很杂,但是一点都不精通。
揠苗助长式教育比起填鸭式更加可怕,张易文父母这种直接跳级,从小学四年级的年龄,直接跳到18岁上大学,中间的学习空缺太大,看是孩子是天才一样的飞跃,其实就像揠苗助长一样,禾苗是被父母拔高的,中间的空缺过一段时间就能体现出来,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最后反而害了她。
2、对孩子期望太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9岁就开始逼着着孩子去高考,考砸了就在10岁的时候继续考,父母逼得越紧,孩子越感到无助,而且她的年龄和心智也都完全不适合读大学。
虽然张易文有很高的天赋,但是父母却没有好好把握,如果按照正常的读书节奏,帮助孩子从知识面进行扩散,或者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也许她将来读的就是清华北大,而不是一个大专院校,孩子将来的人生也会完全两样。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1、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孩子学习的效率与自身所承受的压力有关,如果让孩子轻松地读书学习,他们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更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效率更高,也会对知识掌握更牢靠。
2、避免填鸭或揠苗助长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规律,不要填鸭式教育或者揠苗助长,每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知识量,他们学习的速度都是不同的,不是父母给得越多,孩子就能学会越多,有时候太过于心急,只会拖孩子的后腿。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学习需要有兴趣爱好的引导,有些孩子被父母逼着学习,他们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是在非常呆板地配合父母,所以学习的效率很低,读书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如果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孩子自然会越来越优秀。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1/0320/1696.html
上一篇:高考英语第一次考试举行(图)
下一篇:高考迟到15分钟不可进考场,不能通融下?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