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高考王子”曹湘凡:19年12次高考39岁考上专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前言: 如果说人生之路是由各种选择搭建而成的话,那高考便是这条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节点,它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和生活。纵观时势,对比当下,90年代
前言:
如果说人生之路是由各种选择搭建而成的话,那高考便是这条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节点,它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和生活。纵观时势,对比当下,90年代的高考更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味。
一个班里约莫有50位学子,最终能够青云直上考取本科、专科的人数加起来最多却也就10余人,参加考试和最终录取的人数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令人惶恐又不安。三十四年前的曹湘凡,便是在这种心境之下惊获落榜噩耗,自此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疯狂高考生涯。
从云端跌落的农村考子
曹湘凡于1968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出生,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另有兄妹6人,他排行第三。其他兄妹自小便要帮家里干活,只有他是个例外,因为他学习成绩出奇得好,15岁那年初中毕业,成为了全村唯一一位考上高中的人。
在那个年代,考上高中是一件给全村争光的骄傲事儿。家人对曹湘凡寄予厚望,村民们也纷纷看好他,一致认为他将会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987年,曹湘凡不幸落榜。不甘心之下,他连续复读两年,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同龄人都已结婚生子赚钱养家,唯有他不顾家人劝阻不理家事仍在埋头苦读,村里人的期待目光逐渐消失,渐成不屑和鄙夷。从云端跌入尘埃,曹湘凡的自尊心隐痛难忍。
南下打工,高考为主,生活为辅
1991年,曹湘凡拿着家里的16元化肥钱去县城报名参加高考,虽然考上了常德师专,却迫于窘困家境无奈放弃。同年,为了维持生计,他背井离乡,赶赴广州打工。打工期间,他仍惦念着大学的美好生活,经常在收工之后前去中山大学参观,身上甚至还带着水泥浆。
在广州,他结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两人结婚没多久,妻子就为他诞下了一位可爱的女儿。只是他一门心思全扑在高考准备上,对妻子女儿少有照料,没过几年,这段感情便在曹湘凡的一意孤行之中走向了终点。
之后,他又结识了现任妻子,并因高考取消年龄限制激动若狂,再次多番参加高考,可惜仍然铩羽而归。他对高考矢志不渝,对至亲之人却漠不关心,便连一向支持他的现任妻子都对此有了怨言。
2007年,曹湘凡报名参加他的第13次高考,这也是他计划之中的最后一场。大抵连上天都被他的执着感动到,所以愿意给他一次机会,最终他以499分的成绩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录取。虽然这并非曹湘凡心仪的学校,但已经可以弥补他多年遗憾。
39岁那年,曹湘凡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结语:
曹湘凡经历连番高考,终于圆梦。从专科毕业之后,他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了常德市汉寿县第三中学的一位人民教师。
对他历经20年13度高考这件事的评价,网友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坚守本心,不懈努力圆梦高考,也有人认为他不懂舍取,不顾家庭浪费青春。
我认为,这是他自己个人的选择,外人难言是非对错。人生在世,只要无愧于心,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就好。
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难,难的是,在所有人都否定你的情况下,仍能摒弃杂思,抛弃顾虑,认真且执着地走下去,为的只是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丝丝的遗憾。
所以,当你困惑迷茫时,坚持做自己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被外界声音所干扰,便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1/0523/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