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高考状元=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不能把规定当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各地陆续公布2021年高考成绩,完成高考工作即将展开。 为进一步规范高考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近日提出,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志愿申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各地陆续公布2021年高考成绩,完成高考工作即将展开。
为进一步规范高考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近日提出,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志愿申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提供培训服务的中介机构、网站、APP等。同时,严禁炒作“高考冠军”、“高考录取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否炒作”相关禁令多年来一直被强调,比如高考的首选、升学率等。
相应的,“No.高考后的“学霸”从来没有真正缺席过。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一些地方确实采取了具体的降温措施。比如“高分”的做法屏蔽学生”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但它的实际效果仍然难以估量。比如今年有些地方甚至用了“考试成绩好”这样的表达方式。把“高考冠军”、“高分考生”之类的表达替换掉,比较阴暗幽默。
中国社会“高考冠军”的情结有着更复杂的成因。
它是长期以来社会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物,同时也受到各种“一号”的刺激。 1经济”的今天,包括复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甚至媒体、自媒体等,都对高考冠军和高考成绩排名有着强烈的关注和推动动力。
这可能是年年被议论的真正原因,但年年依然存在。
但是,真正杜绝“不存在”的现象并不难。 1“学霸”和高考后入学率。主动权其实更多掌握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手中。
要知道,“学霸”出现的最重要推动力“高考最高考生”来自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一般来说,在各地的教育成绩评价中,高考第一和入学率是最重要的指标或隐性指标。
每次高考成绩公布后,各地也愿意公开自己的高分考生和录取率。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高考成绩出炉后重申禁令,要真正减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高考”的炒作ampion”从教育绩效评估的接力棒的角度来看。可能。
当然,无论是优化教育成绩的评价标准,还是限制高考冠军话题、分数排名的炒作,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可能还是只是肤浅的高考冠军热。即便只是形成了话语禁忌,这些年“考试成绩更好的两个人”也颇为自欺欺人,并没有真正改变全社会对唯成绩唯绩教育的功利观。 .
微信公众号“抚顺在线”文章截图
高考冠军话题的炒作需要改变,但更难改变的是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和全社会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系统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标准,客观看待成绩在人才评价中的局限性,让不同情境的孩子获得选择性的成长路径等。
这是一条不能快速走的路,但越慢越难走。越是要找出症结和因果链,尽快采取行动。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已持续多年,相关讨论一再重复。然而,真正降温的高考热情不仅不能满足于文字表达的降温,而且变成了文字游戏。
在这背后,需要真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的变革。或许,与目前的禁令相比,各方对“高考冠军”等说法都持谨慎态度。当全社会能够真正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话题和“高考冠军”时,社会基于教育改革的期待就实现了。 .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1/0624/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