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栏目设置[06/28]
- · 《高考》收稿方向[06/28]
- · 《高考》投稿方式[06/28]
- · 《高考》征稿要求[06/28]
- · 《高考》刊物宗旨[06/28]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复读12年只为考清华,是追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90年代初,广西上思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很多年以后那个大学生当了官,帮村里修了路。 大学生成了全村的榜样,每年祭祖时,大人们都会教孩子许愿:“保
90年代初,广西上思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很多年以后那个大学生当了官,帮村里修了路。
大学生成了全村的榜样,每年祭祖时,大人们都会教孩子许愿:“保佑我能考上清华大学。”
在这个闭塞的村子里,人们已经形成这样一个固有观念,大学就只有清华大学,考上清华大学就能当官。
唐尚珺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村子,从他懂事开始就知道,要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就必须考清华大学。
考清华成了他放不下的执念。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参加了13次高考,期间多次考入好大学,甚至还收到两所985大学的通知书,但是他都放弃了。
2021年7月,33岁的唐尚珺看着电脑上查到的成绩“591分”,离清华录取线还差90分,努力了十多年,似乎离清华越来越远。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是家里第5个孩子,父亲最初在一个学校当老师,那时还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超生,父亲被开除,只能回家当农民,靠种植甘蔗、刮松脂养家。
唐尚珺的童年是在山上度过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上山种地,给甘蔗除草,甘蔗成熟的时候,他还得背三四十斤的甘蔗下山。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想起村子里的传说,他告诉自己,“好好读书,考上清华,就能逃离这里了。”
6岁时,在市区工作的大姐带他出去玩,那是他第一次走出村子,那天大姐带他去逛了商场,喝了甜甜的饮料,还看到了长相奇怪的外国人……
吃完午饭,大姐带他去了一家照相馆,留下了人生中第一张相片。
那一天他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那么美好,不用种地也不用背甘蔗。他想,这美好的一切只要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就能拥有。
14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上思二中。他美滋滋地坐着班车,离开了贫穷的村子,去了县城,似乎他离清华更近了一步。
然而开学没多久,他就再也美不起来了。
县城里的孩子大多从小学就上英语课,而唐尚珺在来上思二中前,压根没上过英语课,看着英文书感觉就像在看天书。
除此之外,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懂得很多,成绩也都不错,巨大的落差让他很自卑,因为没有共同话题,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这时,他认识同样来自农村的何汉立,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似的性格让两人快速成了好朋友,也让他孤单的求学之路有了一丝慰藉。
彼时,唐尚珺天真地以为,考清华很简单,于是他和好友约定,一起去北京读大学。
初三时,唐尚珺压力倍增,他知道考清华的第一步是要先考上重点高中。那时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复习,然而中考前两天,他突然得了怪病。
他总感觉头晕,睡不醒,每天恍恍惚惚的,就像喝醉了一样。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压力过大神经衰弱,打针、吃药都无效。
他只能回家卧床休息,一周后他的身体才好转,不过这时中考已经结束了。
2015年,复读了一年的唐尚珺考上了重点高中钦州二中,他是全村唯一一个考上的人。
那时一直有一个说法,考上重点高中,一只脚就迈进了大学。
唐尚珺信以为真,仿佛自己一只脚已经踏进清华。
于是整个高中他开始疯玩,恨不得把初中没有的娱乐时间全都补上。
他开始翘课出去打球,晚上也不回宿舍,跑去溜冰。或者拿着小音箱去操场上放声高歌,周末骑着自行车去畅游钦州。
高三之前他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也没有认真完成过一次作业。
到了高三,他才开始对高考有一点概念,懵懵懂懂意识到清华原来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能考上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那之后他开始努力学习,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之前的放纵懒散已经成了常态,他没有办法再集中精力去看书。
2009年,唐尚珺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只有372分,刚刚达到三本线。
那一刻他充满了愧疚,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于是,他开始了第一次高考复读,初三时复读了一年,他就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单纯的以为,只要复读成绩就会变好,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1/1210/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