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考特辑」一套专业又看得懂的大学专业介绍

来源:高考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关于大学专业选择、志愿填报等内容备受关注。中国教育在线五一期间选取部分专业解读、就业前景等“干货”文章,推出系列【五一高考特辑】,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关于大学专业选择、志愿填报等内容备受关注。中国教育在线五一期间选取部分专业解读、就业前景等“干货”文章,推出系列【五一高考特辑】,为高考学子报考服务,为高考助力加油!

编者按

Editor's Words

网上关于大学专业介绍的信息非常多,但遗憾的是,要么是正确的“废话”,普通人完全看不明白,几乎无法给读者带来任何有效的信息。要么是拼凑的大杂烩,错误百出。鉴于此,我们动员了来自清华、北大、上交、人大、北师大等著名高校的五十余名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推出了这套专业探索文章。

文章覆盖了目前高校的大部分专业,每篇4000字左右,让学习这些专业的同学回答:“专业是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如何”这三个主要问题。

前几年的一个暑假,笔者报名参加知识分子公众号的线下活动,偶遇了一位来自河南的高中生。这位同学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考出了文科全省排名二十几名的高分,在出成绩后专程来到北京咨询专业选择。

但隔行如隔山,在场的北大教授也不了解其它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就业出路等学生关心的问题。我加了这位同学的微信,希望能帮助到他。很凑巧,我有一位在北大读书的中学校友当时在招生组工作,我就把这位同学的微信推给了他,由他再去联系北大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咨询。最终,这位同学选择了法学,目前已经保研。

Σ

这位同学无疑是幸运的,他碰巧遇到了我,我又碰巧认识北大元培的同学,同学又热心帮助他人,经他介绍最终成功了解到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并最终做出了最优选择。这位同学专程到北京找人询问的原因,是网上相关专业信息太“专业”,几乎都是无效信息,还是要找“懂行的人”询问过,心里才有底。但大部分考生可能没有他这样幸运,上网,托人,花钱,最终也没问到多少有效信息。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一方面是震惊于如今的高考生对志愿选择的重视程度:为了获得几句可靠的建议,居然专程从河南赶到北京。另一方面也同样震惊于获取专业、志愿相关信息的困难程度:为什么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们还找不到相关的有效信息?

获取精准、实用信息困难重重

文章开头的故事是高中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面对的困难的一个缩影。在高考结束后,从单调的课本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们要面对的是14个学科大类,百余个学科专业与各学校五花八门,总计超过千余个的招生专业。

在填报志愿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将这些大部分都仅听过名字的专业了解清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之下,有效资料的缺乏更使得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雪上加霜。

即便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志愿、专业相关信息的传播方式仍然非常“传统”,通常只有官方的志愿指南或大型门户网站、商业化的志愿填报机构、专业相关的热点讨论、大学招生组这四类来源。

上面四类来源中,每一类所能提供的信息实际上都相当有限,先不说大学招生组往往对自家专业的报喜不报忧已是人尽皆知的现实。对其它三类渠道而言,在一个简单的调查之后,也很容易发现它们都没有提供真实且有效的信息的能力,或者说接地气,让大家看得明白的信息。

01

官方指南与门户网站

市面上相对权威的志愿填报指导手册对每个专业的解说通常是寥寥几行的官面文章,对高考生选择专业的帮助聊胜于无。现在各大提供志愿服务的门户网站也继承了这种风格的解说,比如说下面这个截图就来自某大型高考志愿网站上的专业介绍页面:

上面这段话里对物理学的描述非常准确,但它基本上可以被归类在“准确但无用的废话”范畴,看起来很可能来自某个百科或大学官网上的简介.对志愿选择也很难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文章来源:《高考》 网址: http://www.gkzzs.cn/zonghexinwen/2022/0502/2945.html



上一篇:甘肃发布高考体育统考新规,指纹采集至考试结
下一篇:5月11日起,烟台开发区高考生参加高考体检

高考投稿 | 高考编辑部| 高考版面费 | 高考论文发表 | 高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